公共场所随地吐痰、大声说话、打喷嚏不遮掩口鼻、多人聚餐时不用公筷公勺……这些不良卫生习惯和不文明行为看似小事一桩,却会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危害,容易引起传染病的传播与流行。当下,我们该如何做好常态化健康防护?如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?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环境下,强化公共卫生意识,保持良好卫生习惯,维护好公共卫生,是疫情防控的最好武器,而保持好的卫生习惯就是保护我们自己。
控制传染病的手段主要有三:控制传染源,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。我们每个人防御传染病的最好方法就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,一方面做好自我防护,切断传播途径;另一方面提高自身免疫力,不做易感人群。
做到“三勤”“三少”“三早”,是良好卫生健康习惯养成的第一步。“三少”即少合餐、少聚集、少触摸;“三勤”即勤洗手、勤通风、勤锻炼;“三早”即早发现、早隔离、早治疗。
“少合餐”是指日常生活中尽量减少围桌聚餐、同盘而食的进餐。这样可有效避免新冠病毒、幽门螺杆菌、感冒病毒等的传播,家人、朋友聚餐时提倡分餐制,最好使用公筷、公勺,提倡敬酒时不碰杯,以降低通过间接接触传播病毒的风险。曹教授说,使用公筷公勺让一些人感觉破坏了亲友间感情,这种陋习需要摒弃,甚至可通过立法加以约束。
“少聚集”是指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。即使身处公共场所,也要习惯性佩戴口罩,不随地吐痰,说话声音不要太大,社交距离保持一米以上。
“少触摸”是指避免接触猫狗、禽鸟、鼠类及其粪便及排泄物。避免接触死亡或可疑患病的动物。
“勤洗手”是指饭前便后以及接触污染物后要及时洗手。注意洗手时用肥皂、洗手液,应注意双手指尖、指缝、指关节部、掌心、手背均揉搓冲洗到。
“勤通风”是指每天开窗通风时间一般要在30分钟以上。如家人或周围有呼吸道传染病症状病人时,应增加通风换气次数。
“勤锻炼”要注意每天坚持运动30分钟左右。锻炼可使人体增强抵抗力,同时要多吃蔬菜、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。
“三早”是指当人们出现发热、咳嗽、咽痛、全身不适等症状时,特别是出现呼吸困难伴咯血痰等症状时所应采取的早发现、早隔离、早治疗的措施。具体做法是:应及时佩戴口罩,适当保持与家人距离,立即去正规医院就治,就诊时需将是否从事禽类养殖、销售、宰杀及在发病前1周内是否接触过禽类等信息告诉医生,并积极配合及早进行治疗。
只要人们养成良好卫生健康习惯,做到“三勤”“三少”“三早”,尽量少去公共场所,避免与传染病患者接触,加强锻炼、经常户外运动,保持膳食营养平衡,有效增强自身免疫力,就可有效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。